目前分類:印度舞蹈 (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資料來源:印度愛樂中心


印度有非常多傲人的古典舞蹈,印度人很容易從他們各自獨特的曲風,服裝和化妝模樣;區分某种舞蹈,來自何地區,每一种古典舞蹈,均是發源自民間,因此具有強烈的地方色彩。但迷人的優雅的肢体手勢,所呈現的獨特之氣質,則是一致的。

印度古典的舞蹈和西方芭蕾舞,或其他的民族舞蹈,大不相同;印度的舞蹈,可追述到數千數百年前,絕大部份的印度舞蹈和宗教信仰有關,舞者是人和神的介面。基本上舞蹈風格,是依循千佰年,千錘百鍊形成的伝統風格。但舞者和舞蹈大師,對伝統的舞蹈,仍不斷的依自已的想像力,將創新舞碼,編入傳統舞碼,讓伝統的舞碼多彩多姿。 

印度舞蹈中,有一項了不起的特質—魔多拉(Modora)手形的變化。魔多拉精確的計算有六百多种,從有形的動物、蛇、烏龜、大象、花果,朋友、愛人、敵人、即便生活點滴,愛的喜悅,到反目成仇,憤怒..... 等具体或抽象的情緒變化都可借魔多拉來表達。

訓練有素的舞者,能精確的掌握魔多拉,舞碼中所要表達各种優雅,熱情複雜的情緒,肢体語言如舉手投足,搖頭擺動身体,面上表情,均隨舞蹈的劇情,恰如其份的轉換,充份虜獲觀眾的情緒和觀眾的青睞。

各种不同風格的舞蹈,也有屬於自已的化妝方式和表演風格。現在,在印度有很多教授舞蹈之服裝設計,化妝等專門學校,尤其服裝的設計,更精緻更多樣,當然,不同風格的舞蹈,各有其遵循的伝統式樣。

手飾配件,也是舞者,不可少的搭配,有些舞碼在腳裹上成串的嚮鈴(Ghung Gharu),不同的舞蹈或舞碼,有不同的設計搭配。

無論舞者或舞台,都需要準備各种不同的鮮花,有時舞者頭戴花圈,或套掛在頸部,在慶典或祭祀的舞蹈,舞者還要兼獻花祭神!舞台佈置得花團錦簇,才合乎禮俗呢!
充滿著異國情調音樂,美豔的服飾,干變萬化的手勢,優雅的肢体擺動,如果能深入了解,各种不同風格的特色,認織基本魔多拉內涵,將有助於了解印度舞者要表達的劇情,必能增加欣賞的樂趣!

古典舞蹈有奧里西舞(Orissi),卡塔卡利(Kathakali),婆羅多舞(Bharata Natyam),卡薩克舞(Kathak)及曼利普里舞(Manipuri)等等。

這些傳統的舞蹈,即便在現代的印度,仍然隨著傳統節慶,宗教儀式取悅神祇,鼓舞人心,豐富印度人的心靈生活也是觀光或芸術活動重要戲碼。印度海外移民僑社,海外文化的交流表演,資訊媒體的流通,世人得以窺看傳統印度舞蹈之美。

almaneg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北印卡薩克舞蹈 資料來源:印度愛樂中心  

卡薩克Kathak原意為說書人,是印度北方重要的古典舞蹈,卡薩克的歷史足跡,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;但比較可考則在16世紀,當時外來移民,建立的雅利安政權時代,非常風行,舞蹈的主題,通常以宣揚教義為主,逐漸發展成以舞蹈的肢體語言,傳達各種神話故事及史詩的漫遊說書人,深受北印度人喜愛的傳統舞蹈之一。

卡薩克舞蹈的戲碼有奎師那(Krishna),濕婆(Shiva),(拉達)Radha,帕瓦地(Parvati)等神祇的神話故事,優秀卡薩克舞的舞者可完全融入,扮演的神祇,維妙維俏角色、舞者眉目傳情眼神,時而幌眼一看,細緻、微妙、令人讚嘆。

 

卡薩克舞蹈,非常神似印度的婆羅多舞(Bharata Natyam),卡薩克古典舞,最初是以印度教的故事為主(稱奴利特亞)),但尤於當時統治者蒙兀兒王朝,信奉伊斯蘭教,在當時外來政權的干預下,逐漸融入波斯和伊斯蘭教文化,當時卡薩克舞蹈的處處可見,充滿印度蒙兀兒伊斯蘭教之獨特風格(稱奴利塔)。目前流傳卡薩克舞是以奴利塔的要素為舞碼的主要內容。奴利塔可細分兩大派,一派源自拉克腦(lucknow)稱為拉克腦,其重點在對內在感情的表現,另一派源自節普爾(Jaipur)稱為節普爾,重點在腳步的變化表現。卡薩克舞蹈,最大的特色,舞者在腳踝上綁著近百的小銅鈴,以腳尖舞動旋轉,伴隨討人喜歡的表情和熱情的舞動,最受歡迎。

卡薩克舞的伴奏,包含北印度的樂器沙藺吉(Sarangi),西塔琴(Sita)印度班舒李笛(Bansuri)…等均為常用的樂器,其中塔不拉(Tabla)的 鼓樂器是最重要的樂器,因為卡薩克舞的節拍,塔不拉是最能掌控的,帕卡瓦甲(Pakhawaj)鼓 也是卡薩克舞蹈常見的鼓樂器。

almaneg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酷奇普地舞蹈 資料來源:印度愛樂中心  

酷奇普地舞蹈(Kuchipudi Dance)是印度東南方安德拉邦(Andhra Pradesh)在地發展出來的一種古典舞蹈。酷奇普地舞蹈的名號是出自於在安德拉邦,奎師那(Krishna)地區酷奇普利(Kuchipuri)亦稱酷奇拉普籣(Kuchilapuram)的村落而得名的。酷奇普地舞蹈影約可追述到西元3世紀,酷奇普地舞蹈也是印度地方舞蹈,經由代代相伝延續到今天成為印度古典的伝統舞蹈。酷奇普地舞蹈,伝統上只在一年一度的節慶,在當地的廟堂表演的宗款舞蹈。

伝統上酷奇普地舞蹈的表演著是由男性婆羅門階層擔崗的。出名的婆羅門家族巴卡瓦土茹(Bhagavathulu) 在1502年有系統的建立酷奇普地舞蹈的標準,在獻神的舞碼,決對不誏女人參予演出的。


酷奇普地舞蹈伝統上,在戲劇表演的劇情以替如古(Telugu)語吟唱,吟唱由另一組的人擔崗。在正式表演前團長會以特定的儀式來開啟,並介紹給近距離席地而座的觀眾。然後樂師以鼓和鈸啟動節奏,帶著象神(Ganpati)面具的舞著,才由移動的布簾中出現在觀眾前,各角色通常會先跳一段敬神舞,然後舞者以印度舞蹈獨特的手式,做角色的自我介紹,及極力表現自已的技巧和特色。通常在一齣劇碼中有近百種的手式變化出現。常見的劇碼如阿塔巴卡瓦淡 (Ata Bhagavatham)的神話劇。
酷奇普地舞蹈另外有一種壺舞的節目,女舞者將整滿水的壺頂在頭上,腳上還在腳尖上頂著圓盤,用熟練的腳力旋轉圓盤,在全身搖擺中,頂上的壺水不會滴一滴水。
酷奇普地舞蹈和婆羅多舞近似,並沒有華麗的服裝和儂艷的化妝。重要的角色則由女士以不同的化妝來區格。手飾是酷奇普地舞蹈重要裝扮,從頭到腳,從頸部到手臂、手腕都有不同的金屬或珠寶花飾等不同的配飾,非常獨時。


酷奇普地舞蹈音樂,屬於南印度卡納提克風格的。常見的伴奏樂器有魔力單根、小提琴、印度豎笛、鈸等等。
酷奇普地舞和婆羅多舞一樣,也歷經不少的變革。從僅僅男性婆羅門子弟,到接受不同階級的人和女性雙人舞,到近代女性的群舞。每次變革總是遭受到阻力,所幸在大師的努力,逐一突破,酷奇普地舞才有今天豐富多元的樣貌。

歷年來,出名的酷奇普地舞學著、大師有Guru V C Satyam和 Sayamarayans Sarma和Swapnasudari 及Mallika Sarabhhai及V Prahalada Sarma,M和V.N Muthy及Raja Reddy和Jaya Ram Rao和Vanash reen Rao等大師,都為酷奇普地做出了不起的供獻!

almaneg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婆羅多舞是印度最具代表的古典舞蹈,據說是發源於南印度坦米爾拿督邦(Tamil Nadu )的省會--坦賈武爾(Thanjavur)。婆羅多舞的字根源來自Bhava(情緒)Raga(音樂)Tala(節奏)Natym(動作Naritta) ,因而可清楚了解,婆羅多舞的元素是結合情緒,音樂和節奏的舞動之表演藝術形式。

婆羅多舞的歷史,可追溯到西元3世紀聖者婆羅達(Bharatha)所著有關印度舞蹈的理論”那亞 沙土亞”(Natya Sastya),這種舞蹈的目的是要以舞蹈酬神。舞者必須要謙誠無私,以供奉神明的情境起舞。到18世紀,舞蹈家尖就里(Janjore)將特定的主題音樂,融入婆羅多舞,當時是以獨舞為其特色。不久,由於統治者的權力,深入廟宇,婆羅多舞走出了廟堂和世俗的娛樂結合,傭俗了婆羅多舞;一度中落。20世紀初,熱衷印度文化術業有專精的學者、芸人,從印度的數百座古老石刻、壁畫、碑文臨摹學習,重建婆羅多舞,婆羅多舞才得以重生。現在我們欣賞的婆羅多舞,也不僅是獨舞為主,也有雙人或團体的表演的方式,也不拘泥女性舞者,也有男性的舞者。婆羅多舞的服裝非常精緻,講究,布料是絲織品,從頭到手到腳,都配戴著精巧的飾品,女性舞者的長髮上亦戴上鮮花,非常的美麗!

婆羅多舞當然是以祈願,奏獻神為主,但也融入了史瓦馬(Jathi Swarma)和抒情詩的沙巴達馬士(Shabdamas)和純舞蹈的歐比希那亞(Obhinaya)及替亞那(Thiiana),因此我們看到的婆羅多舞,不只是神的舞蹈,也是結合了史詩故事和舞蹈相互交織而成的。因此,一場婆羅多舞的演出,可長達一個多小時,舞者要在不同的情境,自然優雅的交替轉換,非常獨特,也彰顯婆羅多舞精緻和難度。

almaneg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